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来,会宁县按照“深化拓展、提质增效、盘活用好”的建设思路,整合资源组建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弘扬红色初心文化
会宁县依托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独特资源,以文化人,让红色初心文化在会师圣地遍地开花。
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小学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教育基地,组建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十个一”活动套餐,推出“红色故事会”、开设“红色微党课”、诵读“红色经典”、研发“红色课堂”,组织重温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发广大党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组织开展“寻根长征会师圣地,党史浸润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400余场次,受众5万多人,接待游客38万多人,不断厚植红色初心文化根脉。
聚力金色教育名县
依托全县优质教育资源,县上组织各中小学校按兴趣爱好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他们活跃在教育教学一线,彰显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
通过举办“红色印记·百年辉煌”主题作品展,开展“童心向党”“红心向党”等系列活动,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
今年以来评选表彰新时代好少年20人,开展“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中华美德少年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20多场次。
突出教育优先地位,实施千名教师引进项目和百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会宁县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三名”工程,辐射带动提升会宁教育影响力,让“西北教育名县”这张名片更加靓丽。
打造绿色生态家园
围绕“护林+造林”,常态化组织开展园林绿化管护,会同每日甘肃网组织网络志愿者、党员干部、师生累计开展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完成造林绿化11.7万亩,国道247线生态长廊、华家岭水源涵养林、铁木山林带、沿串子梁郭富山党性教育基地等造林成效明显,城区“三山”绿化、道路绿化、园林绿化、祖厉河生态长廊锦上添花。
围绕“护河+治河”,常态化组织开展祖厉河综合管护,按照“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思路,累计治理祖厉河道17公里。
围绕“清洁+管理”,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以“三晒三比三赛”乡村文明行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动员文明实践志愿者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广泛开展美丽乡村、洁净村庄等文明实践活动,让会宁的山更绿、水更清、村庄更整洁。
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围绕“牛羊猪菜”增收产业,县上组织1000多名县乡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到户产业大普查和技术志愿服务,面对面提供种养殖技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围绕“小杂粮、中药材、胡麻油”等特色加工业,组织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特派员等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注重“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积极对接,会同县行政审批中心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向社会全面推广涉企政策,精准推送“不来即享”服务系统,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活力。
强化蓝色民生保障
以“邻里守望”为主题,整合乡土文人、科技能人、退役军人、“五老”人员、公益人士等群众身边的服务力量,组建2215个基层服务“工作队”,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就近就便开展送学习用品、送家教服务、送家风故事、送医疗知识“四送”活动1580多场次。
先后组织文明交通劝导、安全隐患排查、司法援助等3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礼仪进公交”“三清一维护”“文明七进”“安全防范”“矛盾化解”等文明实践活动1500多场(次)。
在疫情一线,全县284个行政村33个社区,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战“疫”服务岗,发展志愿者2000多人,开展疫情宣传、防疫服务活动1900多场(次),有效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彰显本色政治引领
今年以来,组织致富能手、脱贫示范户、党支部书记、基层最美人物等312名“百姓”宣讲员和30名“红领巾”宣讲员,组建宣传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各学校宣讲258场(次),重点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科学理论进行宣讲,“河畔好声音”快手直播平台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粉丝量”达2.4万人,全县284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宣传思想建设的“主阵地”。
组建党员先锋模范文明实践队,开展“百年颂党恩·奉献新时代”全县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系列宣讲活动20场次,在“我们的节日”期间,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公筷公勺文明餐桌”等专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3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达3000多人(次),服务群众5万多人。
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组建志愿服务分队,发挥“一约五会”作用,紧密结合“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工委 臧秀娟)
(来源:会宁县委宣传部 赵彦功 常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