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牢记嘱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昌专场

浏览:106588 次 发布时间:2024-09-27 09:52

图|甘肃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臧秀娟摄

本网甘肃讯(臧秀娟)9月26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昌专场。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据金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琳玺讲,我们始终把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纲”和“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金昌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回顾建市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历程,金昌已拥有四张独具特色的名片:“中国镍都”、金川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循环经济“金昌模式”、“全国文明城市”。2023年金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30亿元、利税总额17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税收贡献率多年保持在70%以上。

金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琳玺

近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稳居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7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32个月位居全省第1,连续10个季度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1名;金川区入围“2023中国西部百强区”,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永昌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24位;金昌经开区入选“中国经济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具体讲:

一是坚持市企一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秉持市企“一家人”理念,树牢“一体化”发展观,全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8亿元,是1981年(3.3亿元)的175倍、2013年(252亿元)的2.3倍,年均增长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是1981年(1066元)的131倍、2013年(5.4万元)的2.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是1981年(1023万元)的310倍、2013年(15.6亿元)的2倍。2023年金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30亿元、利税总额17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税收贡献率多年保持在70%以上。近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稳居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7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32个月位居全省第1,连续10个季度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1名;金川区入围“2023中国西部百强区”,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永昌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24位;金昌经开区入选“中国经济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今日之金昌,正以“金昌速度”“金昌担当”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

二是坚持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我们把产业转型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持续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亿元、404亿元、129亿元,是1981年的66倍、224倍、144倍,2013年的2.2倍、2.2倍、2.4倍。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项目为王、双招双引不动摇,聚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产业,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产业”的“2+4”现代化产业体系,40万吨铜电解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达到80%,镍铜钴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金昌成为西北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供应基地,产业集群在转型升级中聚链成群、集群成势。“2+4”现代化产业产值从2021年的66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403亿元,年均增长38%,连续两年获全省链长制考核优秀等次。今日之金昌,产业结构实现了量的规模扩张和质的优化提升,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三是坚持城乡“六融一体”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我们聚力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强工促农、强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空间、产业、生态、公共服务、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六融一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景城一体”模式被国家确定为经验模式,金昌机场、金武高速、韩家峡水库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8平方公里,是1981年(13平方公里)的3.8倍;公路通车总里程2516公里,是1981年(377公里)的6.7倍;累计改造棚户区9.3万套、老旧小区2.8万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9.8%,我市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93个,新建集中居住点151个,改造提升农宅3.5万院,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6914户,人民群众搬进了新房子,圆了安居梦。今日之金昌,城市更靓、乡村更美、魅力更足。

四是坚持播绿与治污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作为地处戈壁腹地的工矿城市,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播“绿”、一手治“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决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981年的4%增加到2023年的11%,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37平方米,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2013年以来,农业用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86%提高到9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近年来保持在300天以上,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经过多年治理,我市不仅摘掉了曾经的全国十大污染城市“黑帽子”,还进入了全国宜居城市百强行列,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今日之金昌,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环境更优美。

五是坚持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加强。我们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金川集团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示范企业,镍盐公司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全市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3年的2.2件提高到2023年的14件,增长6.3倍。今日之金昌,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六是坚持抓改革促开放优服务,发展环境显著提升。我们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金昌经开区在全省开发区率先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评全省A级等次。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入围全国外贸百强市。全面深化12345“接诉即办”改革,深入推进“市域通办”“不来即享”“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擦亮‘办事不求人’金名片”“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解难题”等经验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全省第1。今日之金昌,正在成为改革开放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福地。

七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显著增进。我们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每年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民生福祉越来越有质感。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50082元、21258元,是1981年(680元、149元)的74倍、143倍,2013年(23786元、8863元)的2.1倍、2.4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多年保持在1万人以上。建立城乡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21个,高考上线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创建三甲医院2家,每千人拥有床位7.6张,是1981年(2.2张)的3.5倍、2013年(4.6张)的1.7倍,三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93%的城市社区建成日间照料中心,60%的行政村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城市、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8.8岁提高到2023年的77.6岁。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扎实推进主动创稳、主动创安,创新开展“连心促治理”1456工作法,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双拥模范城实现全国“八连冠”、全省“九连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日之金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底色更厚、生活品质更高。

王琳玺讲,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甘肃及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省政府赋予金昌“聚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现代之城、创新开放的活力之城、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和合善治的文明之城”的新使命新任务,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金昌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牢记嘱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昌专场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