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6日出版的第六期《求事》杂志上发表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中强调了“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不妨在“土”“特”“产”上下功夫。
厚植乡“土”,让乡村振兴有根基。文中指出:“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乡村振兴的载体是乡村,只有让乡村活起来,才能让乡村兴起来。让乡村活起来并迸发无限活力,就要依靠厚植乡土这一源头活水。乡村振兴要善于利用乡土文化,善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土情怀吸引更多人才回归故乡,善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优秀乡风民俗教化引导向上向善,善用看似微末的乡土方法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推行乡村振兴还应深入乡土,了解本土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产业,让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从乡土中开始萌芽、破土。
发掘“特”色,让乡村振兴有灵魂。乡村振兴要注重挖掘乡村本身的内在特色,深挖藏在农村深处的特色因子,可以是在村中流传百年的特色乡俗,可以是流淌着村民血液中的红色基因,亦或是依附于村中某棵千年古树、某座特色建筑、某块奇山异石上的文化传承,要将这些特色因子融入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持续蓬勃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要善于把特色因子纳入发展规划,以乡村之“特”作为发展全局的突破点和发力点,以“特”为魂,运用特色文化内核,结合新时代精神,形成乡村振兴的“定盘星”,指导发展全过程,从而打造亮点,形成爆点。乡村振兴的大树如果没有特色内核,就容易成为“空心木”,“随风摇”甚至“遇雨倒”。
聚焦“产”业,让乡村振兴有保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破局利剑”,只有用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稳住经济基础,乡村振兴这艘大船才能行稳致远。在市场化日益发展的当下,乡村振兴要注重以专业性布局、规模性生产、创新性推广为主要抓手,充分运用乡村特色的资源,依托当地区域优势,乘国家大力扶持的东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不断激发释放发展的活力。要善于在产业发展中汲取养分,茁壮乡村振兴之树,从而枝繁叶茂、渐长参天。(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政府办公室 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