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臧秀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才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位于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的牛站村,村容村貌整洁,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3500元提高到2022年的5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零增长到2022年的50万元……永登县连城镇牛站村党支部强筋壮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强化自身建设 全面筑牢“桥头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牛站村党支部一班人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组织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才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村党支部积极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认真落实“四抓两整治”措施,持续开展以“建强战斗堡垒、争创红旗党组织,建强党员队伍、争当先锋战士,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两强两争一聚焦”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争创“五好”先进党组织。大力实施“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党建+示范户培育”工程,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取资金130万元,建成680平方米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完善党员教育设施,积极落实为民服务代理制,着力打造“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落实帮扶政策 摘掉贫困“旧帽子”
蒋文清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由于要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他无法外出务工。2017年,村党支部一班人分析了蒋文清的情况后,建议他把自家的两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他到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挣100元。从此,蒋文清家每年收入超过14000元,2019年他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正是村党支部落实帮扶政策,让蒋文清这样的村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牛站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要求,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就业、医疗、兜底保障、金融、帮扶等扶持政策。实施以“村支部+公司+合作社+三变改革+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党建领航、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农户入股的思路,建立村级经济组织,吸收贫困户发展村级集体产业,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种植技术等入股增加收入。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紧密结合农户自身发展实际,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制定帮扶计划,严格落实防贫措施,着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截至目前,全村1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稳定脱贫。
抢抓有利机遇 充盈群众“钱袋子”
站村村民叶桂香今年50岁,她把自家的2.6亩地以每亩800元租给合作社,自己又到合作社务工,每月工资3000元。叶桂香说:“村里的干部想办法发展产业,我们的土地更值钱了,我们也有地方挣钱了。”如今的牛站村党支部,抢抓机遇,充盈群众钱袋子,成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1月16日,牛站村党支部书记冯福昌告诉记者,该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紧扣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线,推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据介绍,针对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撂荒土地较多的实际,抢抓“三变”改革等有利机遇,因地制宜,以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为突破口,多渠道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和筹措帮扶资金,采取土地流转、村集体资产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建成一个550亩西红柿种植基地和一个2100亩无籽西瓜种植基地。现在,这些基地带动近600村民就近务工,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增收81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激发永登县振兴发展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