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安远县天心镇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有机结合,以乡村为主体、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不断兴产业、聚人才、强组织、抓生态、塑文化,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聚力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天心镇立足实际,主动谋划,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规模稳步提升。立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坚持“集中连片、示范带动、全域壮大”的发展思路,围绕富硒水稻、油菜、烟叶、畜牧、脐橙、蜂蜜、生态渔业、大棚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构建以“粮油”为基、以“畜牧”为辅、以“烟叶”增收、以“果蔬”添彩的产业发展格局。换届以来,筹集资金300余万元,新建天心镇蜂蜜馆,为天心特色产业发展装上腾飞翅膀。目前,粮油生产面积稳定在40000亩以上、烟叶种植面积达2400亩以上、脐橙11000亩以上、蔬菜500亩以上,发展溪石斑鱼、香猪、肉牛、肉兔、肉鸡等特色种养业58家,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利用党建带社建“四岗一肩挑、两社融一社”综合改革机遇,引进培育现代化农业开发企业,逐步建立起党建带头、合作共赢的“企业+供销社+农户”生产运营模式,综合推出蜂蜜、茶油、香菇、木耳、富硒大米等相关附属产业链条产品组合式推广的营销模式,成功打造“天心红”农特产品品牌,相关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如蜂蜜、茶油等农特产品作为天心镇特色产品成功入驻“832平台”,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销售情况良好,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效益明显提升,“天心红”品牌农特产品预计年销售可超500万元。文农旅融合发展。有机整合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农产品等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农旅相融、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模式,打造“整军圣地—红色天心”旅游品牌,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和团体前来旅游、研学,接受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以市级示范镇建设为机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乡村旅游业带动农家乐、特色农副产品销售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目前,红色旅游服务设施都在起步中,如新建了天心红山源餐馆、红军步道、商贸综合体、文旅街等。
聚力人才振兴,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天心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人才“引、育、留”三大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在全镇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拓宽渠道,倾心引才。按需设岗,吸收新鲜血液。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换届以来共招录林业、农业、会计等专业人才18名,其中公务员6名、事业编12名,有效充实了干部队伍力量。多措并举,优化村干部队伍。从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吸纳年轻村干部12人,培养后备干部48人、致富带头人32人;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16个村(居)配齐专职文明实践员,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文娱活动等1000余次。培育产业,吸引乡土产业人才。积极落实“双招双引”工作,完成天心村“红山源”文旅融合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碧根果、锥栗等种植,成功引进和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中草药种植,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吸引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带动100余户村民(含脱贫户、三类人员)就业。创新方式,悉心育才。坚持严管厚爱,培养担当作为。出台《天心镇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村级党组织管理“十条”》《进一步改进会风会纪的试行规定》等,创新推行“三单三函”干部管理机制,更加注重平时考核、突出专项考核、压实年度考核,强化对镇村干部全方位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素质能力。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开展“书记领衔”人才项目工作,成立乡土人才驿站,针对乡村全面振兴实际需要,围绕烟叶种植、脐橙复产、蜂蜜养殖、特种鱼养殖、农村电商等专题内容,通过现场教学、互动交流、共同研讨等方式,“量身定做”培训项目12期;鼓励动员24名村(居)干部提升学历,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改善条件,创优工作环境。投资160余万元改建了47套干部住房,配备床柜、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等生活必备的家具家电;筹措100余万元对大坋、长布、居委会等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产业仓储及服务中心,设立网络直播平台,为电商人才提供设备及场地。选树典型,强化示范带动。开展年度表彰活动,对表现优秀的机关干部、所站干部、村干部、小组长、妇女小组长等予以表彰奖励;教师节期间,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11名、优秀教师28名、优秀学子48名,奖励资金39万元。
聚力文化振兴,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天心镇通过深耕红色文化,持续坚持以红色文化培育乡风文明,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乡风文明”模式,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紧扣“红色天心”主题,积极筹措资金,修缮朱德天心整军会议旧址、毛泽东故居及朱德故居等红色旧址,建设“赣南三整”天心整军园,以红色元素命名公园、道路、桥梁、街道等基础设施,如整军广场、整军大道、整军社区、红色餐厅、八一桥等,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印记和氛围。组建红色宣讲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红色革命故事宣讲活动,让干部群众更深入了解发生在天心的红色历史,将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独特精神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文化的文明涵养作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文明传播“最后一公里”,高标准打造1个实践所,16个实践站,统筹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采茶戏小舞台、农家书屋、非遗传习所等载体,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文明江西”平台,精准对接群众之需,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端午、重阳等重要节点,推出“清风易俗·文明祭祀”“九九重阳 敬老爱老”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婆媳、文明家庭、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塑造身边典型榜样鲜活人物形象。盯紧农村天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问题,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让乡风文明深入百姓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的产业带动作用。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产业禀赋,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乡村体验+农特产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红色+”的多元产业形态。红色景区与绿水青山、多彩田园相映生辉,每年吸引众多党员干部、游客及青少年学生前来寻访红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目前,“赣南三整”天心整军园周边的农家乐、民宿、农家采摘园、特色小吃等配套的红色旅游服务设施都在建设中,文化资源正在不断为产业发展赋能。
聚力生态振兴,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天心镇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践行“两山”理论,按照“依法依规 实事求是 分类施策 有序整治”的原则,创新推行了“1234”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组建专业化综合执法队伍,对全镇存在污染的小作坊、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等进行集中整治,高标准整治违法国土图斑、林地图斑,对环保污染问题绝不姑息,查处一起,严惩一起。同时,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环境污染监督治理,上下同心保护山水美景、田园风光。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以补齐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为关键,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污水源头管控。大力实施市级示范镇、高塅美丽乡村、天心村红色名村建设,从严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畜禽散养等行为。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坚持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并举,对乡村现有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完善落实“门前三包”、集中整治、长效管护等制度,全方位、多层次改善村容村貌。探索扩宽“两山”转化渠道。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理念,依托国家天保林项目,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和保护性耕作等生态治理措施,群众通过天保林补助、就近务工获得劳务报酬。同时,发展生态经济,推行“厂村共建”模式,打造“功能林业”。短期发展林下养殖、中药材种植等“短平快”产业;中长期发展碧根果、锥栗、油茶等经济林产业,通过点“绿”生“金”,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惠农的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全镇打造油茶8000余亩、锥栗200余亩、碧根果500余亩等经济林产业,计划新增林药面积3000亩以上,蜜蜂、林禽等林下经济年产值过1000万元。
聚力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必须抓党建”,天心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过程,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通过配强振兴力量、夯实基层基础、抓党建促振兴,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实现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天心镇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从农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党员中发现优秀人才,综合考虑其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带富能力、群众口碑等,不断充实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同时,注重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的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利用上级单位部门派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政策红利,充分发挥其经验优势、技术优势、人脉优势,帮助村级党组织厘清思路、精准施策,与村级组织形成“双轮驱动”。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天心镇牢牢抓住“抓党建促发展、抓支部促增收”这一目标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党员集聚到产业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作用,通过结对帮带、利益联结、抱团发展等方式,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同时,充分挖掘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土地、厂房等各种资源,采取打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健全机制,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3351”工作法及“四好机制”,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解好基层社会治理“多元方程”。强化党组织对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的全面领导,引领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治理中,确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村级重大决策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对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示,将征求民意、讨论决定、接受监督贯穿全过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最美婆媳、文明家庭、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镇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同时,常态化开展法律宣讲进村入户活动,通过普法宣传、现实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村民法治观念,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下一步,天心镇将铆足干劲、加快节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坚持实字托底、干字为先,用实干实绩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江西省安远县天心镇党委书记 古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