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黄璐)江西省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是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项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近年来,油山镇坑口村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三化”治理强基为民,创新工作举措,搭建三项载体,深入推进乡村“五治融合”,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产业振兴、村美民富的红色新路径,让村庄焕发新活力。
组建“三佬表”调解队让民心更齐了。三年游击战时期,刘建华、朱赞珍、李绪龙等“三佬表”是油山人民参加和支援红军游击队的优秀代表,是革命时期油山人民的先进典型。进入新时代,油山镇坑口村坚持以红色文化为牵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红色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切实发扬油山“三佬表”游击斗争精神,从党员、网格员、乡村能人三类人员中,组建“三佬表”调解队,探索形成一套政府主导、网格主体、群众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当地、将隐患消除在基层。在“三化”治理试点前,坑口村黄坑口小组17户人和1户人存在山林纠纷争议,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17户还扬言要集体赴上级访。“三化”工作开展后,经分析研判,从党员、网格员、乡村能人等辈份高、有威望了解这段分山历史的网格员中组建“三佬表”调解队,重新召开调解会。在调解会上争吵激烈,矛盾愈演愈深,但“三佬表”调解队员(网格员)李祥飞站出来说:“这块山80年代就已经以口头的形式分到每户,2008年人家都砍伐了一次树木,大家都没有意见,说明大家认可80年代分山协议。这块山我原来也有份,不能因为征山有钱大家就来争”。经他这样一说,其他农户哑口无言,矛盾纠纷得到顺利解决,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彻底解决了集体访的隐患。通过“三佬表”调解队的化解,坑口村多起信访积案得到化解,连续两年实现“零上访”。问题解决了,村里民心更齐了。
建立网格铜锣会让民事更顺畅了。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坑口村“白皮红心”的甲长用敲铜锣作为“暗号”传递信息,而今铜锣在村里又有了新的意义,探索建立网格铜锣会制度,由村“两委”指定一名包联干部、网格员、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或其他村内有威望人员共同组成网格铜锣会召集小组。铜锣会从“说、议、办、评”四个环节规范工作流程。网格铜锣会对涉及网格内村民的大小事情,由网格长召集村民代表进行共同商议,达成共识后鸣锣定音,为村民解决了一大批急事难事,群众的参与感更强,获得感、幸福感更足了。村民比较淳朴,想参与村里的事务,又怕别人说多管闲事,主动参与少,所以原来村里与老表沟通不畅,有时会产生误解,不太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现在搭建网格铜锣会,深入小组主动邀请村民参与村里事务的决议决策,民心更齐了,村民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村里发展的劲头也更强了。近年来,大力实施了蜜蜂养基地、人民大食堂及人民供销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9.2万元。铜锣响了,村里民事更顺畅了。
打造“村民屋场课堂”让红色基因延续传承了。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红色课堂,制定村规民约“三字经”,公示“好人榜”。为了激活红色印记,深入挖掘当年参加和支援游击队的革命先辈故事,在每家每户门口悬挂红色基因牌,彰显祖辈功绩,激发子孙后代自豪感,让大家切身感受红色文化,自觉弘扬文明新风。村民朱和飞,原来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感觉打在棉花上,效果不明显。在“村民屋场课堂”中,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当年参加和支援游击队的革命先辈故事,在门口悬挂红色基因牌。朱和飞祖父支援了红军游击队,后来成了生产大队书记,我们在其门口悬挂“红色基因牌”,宣传其祖辈的红色事迹。他看后,触动很大,现在主动种了蔬菜大棚3亩、种植水稻30余亩,家庭年收入新增约3万元,尝到甜头后,朱和飞又主动要求合作社给予更大的蔬菜承包面积。他说:“自己是红色的后代,要向祖辈看起,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不能丢了先辈的脸”。“村民屋场课堂”让红色基因传承了,红色革命精神延续了。
良好的治理带来了村容村貌的改变,助力了产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民增收。坑口村依托脐橙基地、养蜂基地、大棚蔬菜等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全村开办农家乐10余家、民宿5家,养蜂2600箱、种植脐橙300多亩、种植大棚蔬菜150多亩,形成“蜂蜜+脐橙+蔬菜”的产业发展路径,为村集体、群众创收提供平台,切实做强村集体经济的“甜蜜事业”,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凝聚人心、共同发展奋斗。
供稿:江西省信丰县油山镇人民政府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