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员干部行走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要把根扎进去、把心放进去、把力使出去,练强眼力、脑力、臂力,增强乡村振兴“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练强眼力,解决群众“疑难杂症”。乡村振兴涉及农业农村的方方面面,遇到困难有些党员干部干部往往会“两眼发黑,不知所措”,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本质看本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练就精准敏锐的“狠眼力”。党员干部要练就一双“慧眼”,厘清各项工作关系,聚焦全局性、针对性、本质性、苗头性的问题,始终瞄准群众的“疑难杂症”,做到发现早、行动快、解决清。要找准目光的“聚焦点”,将心放在为群众办事、为群众解难上,秉承真抓实干的“真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心明道,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要避免患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白内障”,根除特权思想的“眼疾”,练就一双“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的“火眼金睛”,常做“眼保健操”,常揉眼中沙子,注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提升前瞻远瞩、审时度势、辨别是非的眼力,确保基层工作不模糊、不变色、不变形。
练强脑力,装下群众“急难愁盼”。脑力就是思考问题的深刻程度,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问题意识,以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要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弄明白群众需要什么、想清楚对群众做些什么,耐心听取群众心声,成为群众的“知心人”。于基层工作而言,“事多活杂”是常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有,“懒汉”思想不能有,思维层面浅尝辄止更不能有。业勤于精,行成于思,青年干部“身”入基层,要做思想上的“勤快人”,脑子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立身于基层干事创业,“好学深思”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做到“三思而行”。饮水思源,站在群众立场上领悟“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见贤思齐,保持“学生”姿态品味“三人行,必有我师”;瞻前思后,立于时代潮头回顾“百年沧桑几度风雨兼程”。
练强臂力,扛起群众“幸福指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肩负着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唯有练强“臂力”,在基层干事创业中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才能避免蛮干、乱干、不干,在真干、实干、苦干中啃碎“硬骨头”,办好群众事。要以“霸王举鼎”的姿态,练就迎击困难的“大臂力”,扛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使命担当,瞄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下真功,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弱有所扶”上精准、持续发力,推动便民惠民举措再升级,以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每一名扎根于基层的党员干部,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以实际行动不辱使命、不负韶华。(文/周勇乐 徐路)
供稿: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