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个“村字头”的活动火遍全国,从“村晚”到“村BA”再到“村超”,贵州塑造了一批乡村品牌,上演了一系列华丽的“逆袭”。
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球员、扎根泥土又身怀绝技的农民演员...共同担任起了贵州“村字头”品牌的主角,在线上线下引起了广泛关注。“村字头”的爆火,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鲜活体现了有效的组织领导和适宜的振兴路线,它的出现增添了当地名气、带火了乡村经济、丰富了群众生活,为各地的乡村振兴品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当慧眼独具,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村字头”的火爆,充分展现了本地资源的独特魅力。劈柴看纹路,选题看思路,建设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品牌,无疑是要求我们发散思维、大胆探索。要深入一线挖掘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有些地区有独特的地质水文优势、有些村镇流传着悠久的传说或技艺,这些资源优势就是发展优势,同时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农村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发现市场空白和消费者对本地特色的认可度,从而确定发展方向,增强特色发展的“驱动力”。
当手不停挥,心系群众务实作为。人民至上是开展工作的重要理念,乡村要振兴,人民为中心,在打造品牌时也要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兴趣,打造符合人民期待的特色品牌;真抓实干是进行工作的重要原则,锚定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深入到基层里,深入到群众中,充分了解并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价值,不做“面子活”、不搞“一刀切”,做好致富农村的带头人;创新驱动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抓手,突破传统思维,设计更多新颖的乡村活动,同时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当口耳相传,持续提升品牌美誉。路在腹心深,酒味也不通。无论“村超”还是“村晚”的爆火,都离不开网络的助力,乡村振兴品牌的建设,要紧紧抓住宣传这个“法宝”,打造独具特色、引人耳目的精品“IP”,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吸引更多草根扎在家乡的沃土。与此同时,根据群众的反馈和需求,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活动,以保持品牌的活力和吸引力,为品牌挂上品质卓越、口碑良好的“金字招牌”。
品牌建设俨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们可以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实现振兴乡村的新发展,这要求各地方和基层干部同群众携起手来不懈努力,实现各具特色的品牌落地生根,让乡村振兴之花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基层公务员 田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