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臧秀娟)在甘肃省酒泉城的街头,矗立着一座座藏蓝色的“灯塔”,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时刻守护着城市的平安。
近年来,酒泉市公安机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全力筑牢“铜墙铁壁”,不断夯实城市平安建设根基。推动公安机关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末梢下移,紧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总要求,坚持把防控风险隐患的关口向一线前移,在辖区大力试点打造推广“智慧警务站”,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聚焦服务成效,秉持倾力服务“新理念”
“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关于人民群众的事儿,再小也不小!”这是警务站民辅警一致的心声。去年十二月,东方广场警务站执勤民警在巡逻过程中接到群众求助,称其儿子同学夏某与父母发生争执离家出走,且有轻生想法,请求帮助。值班民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依托智慧街面巡防系统,科学调度周边警力与群防力量,不到一小时便找到了离家出走的夏某,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快速找回走失儿童,一小时内寻回丢失手机……这只是近年来市公安局稳步推进智慧街面警务站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市公安局将警务站作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外延,始终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发挥警务站信息收集多元化、指挥调度一体化优势,迅速成为街面指挥体系最强“神经中枢”,有效增强了全警全域的预知,预警,预防能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增强和完善警务站职能,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聚焦科技支撑 打造治安防控“新格局”
“酒泉公安提醒您,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尽量避免聚集,谢谢配合。”今年8月,某街面警务站执勤民警通过智慧巡防系统发现某街道一辆小汽车与一辆货车相撞,现场有大量人员聚集围观,值班民警立即根据事故画面提示的经纬度,操控无人机到达指定地点进行高空喊话疏散围观人群维持秩序,同时联系执勤巡逻民警迅速集结警力前往支援。在现场喊话的这架无人机是警务站的“战斗机”,它快速且灵便,能够迅速精准的到达指定地点,而它的信息都源自于智慧警务站的“千里眼”—全覆盖辖区视频地图。
智慧科技的引入给小小的警务站带来了大大的能量。街面警务站接入了视频专网、公安网、互联网,并通过高点全景视频与低点治安监控、警用无人机、高清卡口、移动视频及周边商场、住宅小区社会资源,构建全覆盖的视频地图,实现对辖区治安状况的动态追踪。通过在街面警务站布建5G联网和警务终端实战平台,由站内执勤警力值守操控,充分融合远程监控和警务站“智慧塔台”的工作优势,一旦发生警情,值班民警根据5G联网地面平台接受的警情位置,迅速到达现场,实现突发事件“直线出警、秒级响应”。“在节假日期间,通过全覆盖定点巡航监控,我们在电脑上便可以观察各地的人流变化,及时做好交通疏导,遇到突发事件也能秒出警。”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介绍。在人流量剧增的节庆假期期间,街面警务站值班民警带队外出巡逻,而警务站“内部”则辅助巡逻检查,架起警务站“纵横联动”的区域智慧防控网。
聚焦基础支撑 建立街面警力“屯兵点”
街面警务站是应急处置的第一道防线,酒泉市公安局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扁平指挥,快速高效”的原则。搭建智慧街面巡防系统,充分发挥警务站作用,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控率,做到对各类突发事件早发现,早处置。警务站分为指挥调度、管理服务、装备存储、群众接待、生活休息等五大功能区域,更加突出“一站多能”,承担街面防控、视频巡控、接警处警、服务群众、法治宣传等任务,能够有效实现打击犯罪街面化、接警处警街面化、服务群众街面化、矛盾调处街面化。换言之,智慧街面警务站是街面警力的“屯兵点”、反恐处突的“桥头堡”、服务群众的“便利店”和警民共治的“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警务站配备有人员24小时驻守,全天候运转,真正实现便民服务的“零距离”,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多、安全感更有保障。
形成守护联盟“共治圈”
横向上,警务站作为调度中心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无缝对接。实现指令由所到站的快速传导。纵向上,警务站作为群众和公安工作联动的桥梁,借助警务集群对讲机和平台系统,实现了内外携手的双向快速联动,形成共治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处置,为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罩上“金钟罩”。
以酒泉市智慧警务站为例,酒泉公安将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市局党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扬“追求卓越、不甘落后、能打善战”的酒泉公安精神,广泛吸收群防群治力量,组成“守护者联盟”,认真履行好街面警务站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任务,最大限度延伸安全触角,努力为平安酒泉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甘肃省公安厅政治宣传处、酒泉市公安局)